— 前 言 —
经常有一些检测同行,对质量管理体系里很多概念,总是感到头痛。
诸如: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监控、监督等等。。。
这些词汇,看起来感觉都很相似,但又让人搞不清到底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今天,主要给大家扯一扯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这两个能大概想明白,其他的也就都好办了。
下面开始~
(下文肯定有不严谨之处,先请大家见谅~)
— 1 —
这次,我是一名优秀的装修设计师兼工人。
装修设计、水电暖、木瓦油、软装,我都是全能,一个人就可以搞定,而且装修效果和质量都是棒棒的!
我名声在外,很多业主都特意来找我做装修。
可是,我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
即使我拼命干,也就只能赚有数的钱。
因为,即便我再拼命,也不可能一个人同时装修10套房子。
业主们可没有耐心等着我一套一套的装修,因此我丢了很多业务。
所以,我已经看到了我自己一个人奋斗的天花板。
于是,我下定决心,不能再一个人这样搞了。
我要开装修公司,做大做强!!!
— 2 —
很快,我的装修公司开业了,业务太多了~
现在,无论多少套房子同时装修,我都可以承接了,不会再让一个客户跑掉。
因为,我不用像以前一样,全靠自己一个人亲自去做了。
我雇了很多设计师、水电工、木工、瓦工、油工。我分配业务让他们去干。
但是,全放手交给他们去做,我可不放心。。。
毕竟,我是靠手艺好起家的,我不能让手下给业主胡乱装修,毁了我的口碑。
于是,每当装修进行到某些环节时,我都要去验收一下手下的施工质量。
看看水电跑的对不对,砖铺的平不平,漆刷的好不好。。。
此时,我针对的,是已经做完结束的工程。
我靠一些检验手段,去验收他们,看是否满足要求。
— 3 —
但是,我很快又发现,光靠验收,是不行的。
因为,我去验收,只能是在某个装修环节结束后,去看看有没有问题。
此时,施工质量没问题,万事大吉。
出现点小问题,也还好,能稍微补救。
怕的就是,施工真的出现了大问题,那会相当麻烦。
水电全跑错了,要重新跑。
砖空鼓的太多,要重新贴。
漆的颜色不对,要重新刷。
不仅耽误工期,费钱费力。
还惹得业主不高兴,砸自己招牌。
所以,我去验收,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只能是亡羊补牢。
因为错误已经发生,只能重新来过。
因此,我发现,还要注重去防止出现错误啊!
要在施工过程中,就把隐患消除!
于是~
我雇了一些工长,让他们天天去工地,监督着工人干活。
我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流程手册,让每个工人严格按照执行。
我给每个工地的工人建了微信群,要求每天把工作进程拍照片发群里,以便随时掌控装修情况。
等等诸如此类的措施。
同时,我还是会不定期去抽查验收,不能让他们心存侥幸。
如此这般,我的装修质量得到了保障,没再出过什么大的纰漏。
— 4 —
装修公司的故事结束了,其中:
一开始,我对施工结束后的验收行为,就类似于质量控制,简称QC。
而后来,我开始专注于施工过程,采用的各种防止错误发生的行为,就类似于质量保证,简称QA。
所以~
QC,盯得是结果;QA,盯得是过程。
— 5 —
通过装修公司的故事,可以知道,在初期,我只设置了验收,也就是质量控制。
但是,光有质量控制不行,那只是亡羊补牢。
所以,还要有质量保证,于是有了工长、SOP、微信群等等。
但反过来呢,如果只有质量保证,没有质量控制可以吗?
也就是说,我可以不去验收了吗?
同样不行!
再好的制度,再好的工长,再好的工人,谁也不能保证一辈子不出错,也不敢保证没有意外发生。
最后还是要验收一下,心里才踏实。
可见,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二者又是可以互补的。
比如,质量保证的措施越多,那过程的规范程度就越高,那我的后期验收,就可以相对少一些,随机抽查的频次就可以降低。
反过来,有某组工人,经过我常年的多次验收,水平一直不错,很让人放心,那质量保证措施,就可以相对少一些。
所以~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既缺一不可,又可以相互补充。
— 6 —
如果装修公司的故事,大家能看明白,那放到生产企业里,就更容易理解了。
因为,质量控制盯结果,而生产企业的结果,就是看的到、摸的着的产品。
所以,生产企业里,QC盯得就是产品。
假设,现在我不开装修公司了,我开的是家具制造公司。
我如何实施质量控制?也就是如何验收我生产出来的家具呢?
很简单,就是按照标准和要求,进行检验。
所以,我就会成立一个检验部门,专门对我的成品家具做检验。
因此,很多生产企业里的检验部或化验室,通常就是QC部门。
(注:来料验收、耗材验收等这些都没有提及,是免得检测机构的同行后面犯晕)
而类似于我装修公司的工长,在家具制造公司,可能就是生产企业流水线上的一些监督人员、记录员等,他们通常组成了QA部门。
总之,还是和之前说的一样:
QC盯的是结果,也就是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家具;
QA盯得是过程,也就是家具的制造生产过程。
— 7 —
接下来,该讲一讲我们检测机构了。
装修公司,家具公司,都好理解。
因为他们的过程和结果,都非常好区分,尤其是有具体产品生产出来的企业。
那我们检测机构呢?
我们的过程好理解,就是抽样、做试验等活动,所以我们的各项制度、我们的记录、我们的人员监督工作,都是发生在过程的——都是质量保证。
那质量控制呢?
家具公司的产品是家具,所以依靠检验手段,成立检验室,进行质量控制。
可检测机构,我们本身就是做检验的啊,那我们的最终结果和产品是什么?
是检验数据!!!
质量控制,是检验最终结果和产品。
那等于,我们检测机构的质量控制,就是对我们的结果和产品——“检验数据”进行检验,
是不是很拗口?检验“检验数据”?
怎么才叫检验“检验数据”?
家具公司可以成立个检验室,但我们检测机构已经是检验室,那该怎么办?
这就好比,老师照着答案判卷子,给了你个0分。
现在,你不死心。。。
想要再去检验老师判的这个0分对不对。
怎么检验?
是不是可以重新再检查一遍,或是找别的老师来判一次。
其实,这就是对“数据”的检验。
归根结底,就都是一个词——比对!!!
不管重新检查,还是别的老师判,都是在进行多次数据结果间的比对!
所以大家也就应该明白了,我们检测机构质量控制的方式是什么。
就是通过各种比对,检验我们的“数据”!
可以再做一次,用新旧数据比——这就是留样复测。
可以不同的人做——这就是人员比对。
可以不同的设备做,不同的方法做,还可以和不同的实验室做,即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或测量审核,总之就是各种“比对”。
以及,我们的盲样、质控样,其实也是比对。
甚至质控图,也是利用概率分布知识,进行的更为复杂的数据比对。
所以:
针对检验数据的各种比对,就是我们的质量控制。
— 8 —
但是但是但是。。。。
还是有问题。
乍一看,我们检测行业的过程和结果已经区分开了。
但仔细再琢磨一下,我们过程和结果的界线,真的那么清晰吗?
做比对,就意味着要再做一次试验。
而做试验本身,却又是一次过程。
再比如,我在做能力验证的时候,可以对该检验员同时做监督。
我在做样品的时候,同时配上个质控样。
这到底是过程?还是算结果?
可见,我们检测行业,正因为我们生产的是数据,而数据又是伴随在整个过程中的,所以,我们的过程和结果,很多时候是交织在一起的,他们并没有生产企业那么清晰的界线。
所以,大家在检测行业里,可以暂时先不用过分去纠结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因为你越想分的清,可能反而会越混乱。
— 9 —
可能还是会有人有疑问:不弄清楚怎么行?我的同事、同行、专家和老师,可是整天都把“质控”等词汇挂在嘴边的。
那咱们再来看现在的标准是怎么写的~
首先,质量保证这个词,17025和214里面是翻不出来的。。。
然后,再来看质量控制。
在旧标准中:
“质量控制”出现的很明确。
但那是旧标准,我们再来看最新的标准:
[div]
新版17025的条款7.7,写的是:应有监控结果有效性的程序;
RB/T 214的条款4.5.19,写的是:应建立和保持监控结果有效性的程序;
[/div]
现在的标准,强调的都是“结果有效性”,已经减少了“质量控制”的表述(虽然还有一些)。
但很多人,还是更习惯于“质控”这种曾经的叫法,毕竟既朗朗上口,又显得专业。
再加上,还有人习惯把人员监督、人员监控也称为质量监督、质量监控,更导致一些行业新人晕头转向。
— 结语 —
其实,大家不必过分去深究QA与QC等名词的含义。
因为,标准制定者,早已将QA和QC的含义和动作,分解融入进了每个条款的字里行间。
我们只是标准的应用者,先学会照着标准和条款要求去做就行了。
可以等大家真正开始研究体系和理论了,再去深抠QA和QC的内容。
目前阶段,做对,远比叫对,更有实际意义。
就像我开的那家装修公司,没人明白什么是QA和QC,而装修质量,却还是不错的。
再比如:上周末,老婆大人刚给我和儿子布置了任务,让我盯着儿子做套数学卷子。
做完后,要让儿子自己先对一遍答案,然后我再给他核对一遍。
错的题,改了之后抄三遍,然后再找相似题型做5道,回头她检查!
您看!
老婆大人虽然不懂体系,但她不仅会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连纠正和纠正措施都会。。。
全文完
旧版17025的条款5.9.1,写的是:应有质量控制程序;
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条款4.5.19,写的是:应建立和保持质量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