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资料】电化学噪声的分析与应用8

电化学综合讨论

  • 在腐蚀的整个过程中,Rn和Rsn趋于下降.他们的研究同时
    指出:Rn与EIS技术得到的极化电阻Rp同步变化,孔蚀指
    标PI(=SI/Imean)和电位噪声的SPD信号均不能正确地反
    55
    映材料腐蚀的真实情况.而Chen和Skerry研究指出:抗
    蚀性能优良的涂层的电荷转移电阻Rt(EIS)和噪声电阻Rn
    8102
    具有数量级为10~10Ω·cm的电阻值,而且,其双电层电
    -102
    容C约为10F/cm;当Rn大于Rt以及Rt的数量级低
    52
    于10Ω·cm时,涂层下电极开始发生孔蚀,并且此时,电极
    2
    表面双电层电容大于1μF/cm.
    Bierwagen提出了另一个噪声电阻Rn,他认为可以根据
    下式估计涂层失效的严重性:
    2
    S
    2V02
    Rn=2=(Rsn)
    SI
    2
    Rctg
    2
    =limRs+222=(Rs+Rctg)(7)
    f→01+fRctgC
    其中,Rs为溶液电阻,Rctg为涂层电阻,C为双电层电容,f
    56
    为采样频率.Rn越大则涂层防护性能越好.
    Puget和Trethewey等对钢铁表面聚氨酯涂层的磨(冲)
    57
    蚀现象的研究发现,冲蚀和化学腐蚀作用不具协同性.电
    流噪声的标准偏差SI和平均腐蚀电流Imean反比于涂层的
    覆盖率.随着电极表面的腐蚀从局部腐蚀向均匀腐蚀的转
    变,电流噪声的非对称度Sk和突出度Ku同时下降至一比
    较稳定的数值;之后,Sk的继续下降和Ku的回复则表明涂
    层的破裂和金属基体的冲蚀-腐蚀.涂层的穿孔伴随着噪声
    SPD曲线斜率的下降,Imean的增加可能预示着冲蚀过程已经
    暴露了金属基体中的内在缺陷.
    在材料缓蚀剂的研究方面,Monticelli等学者认为可以
    通过比较缓蚀剂加入前后SPD曲线特征参数的变化,来判
    断它们是否通过抑制腐蚀电极的局部阴极析氢反应或是加
    6
    强电极表面钝化膜来抑制材料的腐蚀.曹楚南和林海潮等
    的研究表明,SPD曲线的fc愈低,则钝化抑制剂的抗孔蚀能
    58
    力愈强.
    3电化学噪声在化学电源和金属电沉积等其
    它领域中的应用
      在金属电沉积的过程中,电化学噪声起源于晶核的随机
    生长,噪声水平远远高于金属溶解或由扩散控制的物质还原
    过程中产生的电化学噪声水平,且与沉积物的结构和晶体取
    59α
    向生长密切相关.在Ni的电沉积过程中,1/f噪声中的
    指数α接近于2时,110面择优生长;α接近于1时,211晶面择优生长.在Zn的电沉积过程中,SPD正比于沉积层的
    表面粗糙度.Gabrielli等从理论上对金属电沉积过程中的噪
    声功率与沉积物的结构和晶体取向生长的关系进行了研
    60
    究,认为晶体的“生长/死亡”理论可以解释电沉积过程中
    的电化学噪声功率谱,但是,所有电极反应的速率波动和微
    晶所造成的电化学噪声对整个体系的自相关函数也有一定
    的作用.Budevski等人发现准单晶Ag的表面上沉积金属Ag
    时的电化学噪声的水平和自相关函数的大小反映了晶
    SPD
    体“成核/生长”的速率高低.但是,当晶体的成核和生长都遵
    循分布时电化学噪声数据的分析变得非常困
    Poissonian,
    61
    难.
    1999年,Martinet和Durand等学者首次将EN技术用
    62
    于电池的性能研究中.如:确定低容量密封Ni-MH电池
    的充放电状态,探测Ni-Cd电池的过充情况.他们认为锂离
    子电池的噪声功率谱密度(SPD)与电池的析气电流jgas和流
    经体系的总电流jtot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03
    j1
    2-6gas
    SPD(V)=6×10(8)
    jtot
    他们测定的是整个电池的电压波动,而不是单个电极的电位
    波动.但是,他们认为,可以通过在电池内插入两个参比电极
    的方法来分别探测由单个电极及隔膜产生的电化学噪声.
    EN技术除了应用于上述工业电化学领域外,在生物化
    63~65
    学和环境科学等其它领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4展望
    EN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电化学研究技术,它的应用非常
    灵活(可以在极化和非极化条件下进行,可以采用双电极或
    三电极测试体系)、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材料腐蚀、金属电沉
    积、化学电源、生物电化学和地震波等)、数据处理手段日益
    完善(时域谱、频域谱、小波分析和分形分析等),并且相对于
    其它传统电化学方法和现代物理研究手段具有无可比拟的
    66
    优良特性.如果将EN技术及基于EN技术的新技术(如
    EES和MEES)与非线性数学理论相结合,必将导致EN技
    术的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研究领域的迅速扩大,其
    在电极过程动力学机理研究中的独特作用将更加显著.
    致谢:衷心感谢中国科学院金属所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
    室林海潮研究员、李瑛、史志明和严川伟副研究员的无私帮
    助!
    +关注 私聊
  • eDAQ技术

    第1楼2007/05/09

    能不能把这份资料的原文发给我一份?或者上传到你的资料库中,好供大家下载?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