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源头污染

仪器信息网食品源头污染专题为您整合食品源头污染相关的最新文章,在食品源头污染专题,您不仅可以免费浏览食品源头污染的资讯, 同时您还可以浏览食品源头污染的相关资料、解决方案,参与社区食品源头污染话题讨论。
当前位置: 仪器信息网 > 行业主题 > >

食品源头污染相关的资讯

  • 食品源头污染成关注焦点 食源性疾病危害最大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食品工业主营销售业务收入突破12万亿元,餐饮业有2.5万亿元。如此之大的产业在新的业态、新的模式、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下,无疑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日,在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16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上,相关专家围绕公众关心的2016年食品安全事件,进行答疑解惑,同时提出建议,引导消费者科学认知。  食源性疾病危害最大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院士在主题报告中指出,过去30年中国从食品短缺发展到基本解决温饱,是一个很大的飞跃,但发展中国家的落后农业和食品业产业结构与消费者日益增强的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诉求之间,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只有遵循风险分析框架,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社会共治,才能稳步提升中国的食品安全水平。  当前所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有哪些?陈君石院士认为,主要包括:食源性疾病,其危害最大,但对其存在认识不足和防控措施薄弱,病因调查水平低 化学污染方面,主要问题有粮食和蔬菜中的重金属(铅、镉)、粮食和坚果中的霉菌毒素、畜禽养殖中非法使用兽药、蔬菜和茶叶种植中非法使用农药 食品掺假或欺诈是个突出问题,且相当普遍,严重影响消费者对食品供应的信心 风险交流薄弱,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过度担心,信息不对称对消费者造成的心理危害大于不安全食品对消费者的健康危害。  谈及破解之道,陈君石院士认为,当前应进一步探讨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加强部门间协调和合作 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要从以抽样/检测为主转变为以过程监管为主 完善和提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加强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原则 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完善和提高对风险管理决策的技术支撑,特别是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 食品行业要加大对食品安全保障的投入,包括人、财、物 无论是政府还是食品企业,首要的是能力建设。  热点解读兼带舆情分析  此次专家所解读的,均为公众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如网络食品、“胶水牛排”等。同时,主办方还对舆情话题趋势进行了回顾分析。  解读“胶水牛排”时,从舆情话题趋势图可以看出,2016年12月10日媒体的大量报道将舆情引向高潮,引起舆论对“胶水牛排”安全性的质疑,刺激了网民的恐慌和愤怒情绪。而随着业内专家对“卡拉胶”这一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解读,舆情渐趋平稳。  在对抗生素与兽药残留进行解读时,专家指出,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农业养殖领域的抗生素,对保障人类的健康与生命贡献巨大——没有抗生素,肺结核可能还是不治之症 没有兽药,我们恐怕还吃不到好吃的肉、蛋、奶。但同时承认,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可能使人类再次面临感染性疾病的威胁,导致生物安全、环境污染问题,甚至制约经济发展。  专家表示,对于兽药我国有明确的使用标准且与国际接轨。但是不可否认,我国兽药使用量整体较高,养殖业存在的一些使用不合理或滥用的情况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因为已经影响到中国食品安全产业链的前端——原料安全的整体水平,亟待进一步加强监管和科学指导。科学认识抗生素,重视兽药滥用问题,强化对食品源头污染的有效控制是当务之急。  此次所邀请的专家跨领域、跨学科,不仅涉及食品科学及相关领域,也拓展至法学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胡锦光在解读时说,通过保障食品安全来维护公众健康是网络食品监管的底线。他透露,有关网络外卖平台的监管、家庭厨房的监管,均处于立法探索中。  舆情关注热点呈现四大特征  自2011年起,中国食品科技学会每年都会对当年的食品安全热点进行跟踪和解析。2016年全年完成对30个食品安全热点问题的跟踪与解析,期间70余位食品及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参与其中。  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食品安全的舆情热点由2015年的81.5%下降至2016年的56.7%,下降了24.8%。以消费者教育为特征的“风险提示”,从18.5%增至43.3%,增长了24.8%。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表示,“源头污染”已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比如“输欧茶叶含高氯酸盐”“香港检出市售大闸蟹中二噁英超标”“麻痹性贝类毒素”及农残、药残等,中国食品安全风险中难度最大的原料污染问题已浮出水面。  同时,她总结出2016年舆情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的四大特征。  一是相较2015年,食品安全的舆情热点下降,而以消费者教育为特征的“风险提示”增长迅速,显示了政府部门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管理,正从相对被动的危机应对走向更加从容、主动的“和平时期”的消费者教育。  二是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准确率大幅上升,表明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对食品安全热点报道的专业性有所提升。  三是热点解析的区域从过去对中国内地的热点到对进口食品的关注度提升,表明在全球背景下,守住进口食品安全的风险与责任均在加大。  四是2016年热点解析中涉及的关键词前三位为“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微生物污染”,对比2015年热点解析涉及的排名前三的关键词“微生物、乳制品、保健食品”,可见“微生物、保健食品”仍然是媒体关注的热词。  公众科普必要且迫切  在对2016年中国食品安全形势进行分析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罗云波教授坦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国食品安全治理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稳中向好的食品安全形势仍面临不小的挑战。”  罗云波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亟待深化协同机制、源头污染等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短期内难以有效化解、对互联网食品经营和网络订餐等新业态的监管急需加强、食品安全网络环境应得到治理、企业的主体责任这5个方面,对去年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进行了详细阐述。他特别指出,农药、化肥、农用地膜等农用化学品存在使用过度、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及畜牧和水产养殖环节,滥用兽药、激素和生产调节剂等现象屡禁不止,使得我国农产品源头污染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源头污染问题,与会专家均认为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二室主任钟凯表示,爱尔兰、意大利等国前些年都出现过饲料污染造成大量畜禽产品只能销毁的事件,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并且几十年都不能消除,中国在治理源头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孟素荷说,从国家食药监总局去年对全国食品样品监督抽检结果来看,整体情况良好,质量趋于稳定,表明2016年中国食品安全的情况依然稳中向好 微信、微博等传播方式的普及,使目前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难点和重点在网络自媒体,这不仅表明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与公众科普在我国的艰巨和长期特征,也显示科技界与媒体共同持续推进风险交流和公众科普的必要和迫切。
  • 保障食品安全需从源头做起
    p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食品安全,必须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批示要求,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工作,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 /p p   告别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食品成为一种广泛交易的商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食品贸易不断发展,生产供应链日趋复杂,可能引入风险的环节不断增加,风险溯源更是难上加难。面对这种风险,全世界主要国家不约而同地致力于建立更加严格的监管制度,推动企业、行业协会建立更加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有的甚至给每头牛带上了基因芯片,每袋米都标明生产者和出产田块。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食品消费规模之巨大、生产经营模式之复杂、饮食习惯之多样,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加之城乡二元化的社会结构、明显的区域差异、严重的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我们在食品安全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若要在普通食品上达到这样的追溯能力,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解决中国食品安全的源头治理问题,需要更接地气的思维,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p p   首先,要综合治理环境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优质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基础。忽视环境污染问题来讨论食品安全是不可行的。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工业、采矿、能源、交通、城市排污造成的大气、水体污染,通过降雨、融雪作用会形成更为广泛的面源污染,一些地方的企业排污则直接造成严重的点源污染。土壤和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会通过农作物富集作用迁移到食用农产品中,造成很难分离和去除的污染。环境因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虽说没有像PM2.5指数那样直观,但其危害性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低估的。治理环境污染,已成保障食品安全的当务之急。 /p p   第二,要严格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种养殖环节投入品的使用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当前,我国种植环节的农药、肥料滥用情况严重。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7%,但农药和化肥使用的占比远远高过这个比例。我国允许使用的农药超过600种,但很多农药的使用都缺乏有效的监管,造成蔬菜、水果和粮食中的农药残留超标。养殖环节抗菌素、激素等各种兽药的滥用,也会造成肉制品中的兽药残留超标。近年来屡次被查出的瘦肉精问题就是这一问题的典型代表,前不久超市活鱼下架的事件,折射出的也是这种风险。农业投入品种类众多、使用面广量大,加之在生产供应链的上游,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可谓深远。因此,从保障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毫无疑问应执行最严格的标准,实施最严厉的处罚和问责。 /p p   第三,要严格食品生产加工原料控制。新《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者、餐饮服务提供者都应制定并实施原料控制要求,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这一规定若能得到严格执行,会有效识别来自上游环境污染和农业投入品滥用带来的风险。在此基础上,通过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各环节严密的质量控制和严格的成品出厂检验制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p p   第四,要高度重视食品相关材料和相关环节的风险引入。所谓全过程监管,不仅要关注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本身、关注生产加工的主链条,也要关心在此过程中诸多并不起眼的因素。比如,预先使用杀虫剂处理的仓储用具,使用了杀虫剂、消毒剂、杀菌剂的养殖场所,各种食品容器、器具及包装材料,生产加工甚至是销售环节违法添加的有毒有害非食品物质、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等等,都可能成为风险引入的源头,成为危害食品安全的隐患。必须将这些因素纳入监管视野,有针对性地进行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p p   一袋奶,一个果,一张饼,任何一样我们即将入口的食物,谁能说得清它经历了怎样的旅程?谁能数得尽在它的生命周期里,到底有多少风险?但食品药品监管是一门科学,一门关于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科学,只要我们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一定能发现并消除越来越多的风险源,从而把我们可能承受的风险降低、再降低。 /p
  • 食品安全抓源头 快速检测是方向
    不知何时起,屡屡被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冲击着公众的眼球,挑战着公众的接受能力。餐桌,已经变为一片保卫自己饮食健康的战场。   今年的瘦肉精、塑化剂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一时间问责之声四起,而食品安全科研人员又有什么看法?日前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保健食品功能检测中心金宗濂主任。   从食品添加剂的认识误区说起   长期从事保健食品(功能食品)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金宗濂,是国内最早一批保健食品评审专家。谈到这场造成了重大食品安全危机的塑化剂案,金宗濂表示,虽然此案已经由台湾彰化检方侦办终结,但人们对于食品添加剂的敏感神经,却在这起案件中再一次绷紧了。   金宗濂认为,塑化剂问题实际上是在作为食品添加剂的起云剂当中添加了塑化剂的成分。黑心的商家是把起云剂当中较为贵重的棕榈油替换为塑化剂,从外表很难辨别。而塑化剂则不是食品添加剂,不在允许添加的范围以内。   关于起云剂,台湾“行政院”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曾表示,起云剂本身属于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作用是可以帮助食品的乳化,经常使用于运动饮料、非天然果汁及果冻、果酱、浓糖果浆、优酪乳粉末等食品中,让饮料避免混合物沉淀或油水分离,并可增加饮料中的白雾感及浓稠感。通常由阿拉伯胶、乳化剂、葵花油、棕榈油等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   “现在人们常有误解,认为食品中的添加剂都是不好的,追求纯天然食品。”金宗濂告诉记者,“实际上在现代化食品加工当中,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金宗濂以面包举例:“如果面包当中不加入防腐剂,可能不到一天就变质了。但是《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详细标注了允许采用哪些品种的防腐剂和规定剂量,在范围以内才可以安全长期食用,饮料里的色素和香精也是一个道理。食品添加剂不是百分之百有害的。”   在金宗濂看来,只要在规定范围内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就不会产生危害,但超过规定范围的添加物则属于不允许添加入食品的化学物质,如违法添加入牛奶中的三聚氰胺。   “这种企业和厂商缺乏诚信与自律,赚黑心钱的行为应该依法惩处。”金宗濂表示。   食品安全:全世界都在面对的问题   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很高,这也是很多人选择饮用牛奶的原因之一。而奶品中被违法添加三聚氰胺一度使公众谈奶色变。金宗濂告诉记者,由于三聚氰胺含氮量高,所以排查工作可以用测氮方法完成。“其实步骤很简单,但在日常的检测中不会去专门测量这些指数,除非有特定目的的检测。当时添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在检查中被误认为是含蛋白质很高,检测人员根本没想到是因为添加了有害物质。”   对于此次引起轩然大波的塑化剂事件,金宗濂认为:“这次塑化剂的问题出在做起云剂的源头厂上,他把生产的起云剂卖给其他下游厂商,导致影响范围扩大。发现这个问题也实属偶然,是台湾一位检测人员发现的,她在使用自动化仪器对饮料进行的检测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峰值,最后经过检查发现了塑化剂,并且向卫生监督部门汇报。这个问题30多年都没检查出来。”   “全世界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最近欧洲发现了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污染,质检总局已经要求各地出入境检疫机构加强监控。欧洲是食品安全把控最严密的地区,执行过程中各项标准也最多,可还是出现了问题。”金宗濂说,食品安全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十分普遍。   未来仍要严控食品生产源头   记者了解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国内无一例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成功达到食品安全零事故。当时,金宗濂负责的实验室也承担了食品安全方面的检验工作,对于当时的各项工作,金宗濂印象颇深。   据他介绍,由于奥运会期间送检样品太多,就把所有的食物原料拿去做实验检测,未查出一例问题食品,这就从源头上确保了奥运会期间的食品安全。   “两次盛会近亿人次的客流量可以做到零事故,那么,如果一直从严要求,吸收经验,把当时的管理模式延续到日常生活中来,食品安全就能够一直做好。”   食品从原材料采集、生产加工,到包装、运输,再到流通环节,最后到达消费者面前,其中各个环节的安全保证必不可少。 “现在多部门分管略显混乱,食品原料由农业部管理,生产加工企业由质检总局管理,标准制定与监督则是由卫生部来执行,市场方面又属于工商部门的责任。这中间难免会有缝隙,可能出现监管漏洞。”金宗濂认为。   金宗濂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工作中接触过的一次食品安全事件:“当时我们保健食品评审委员会的委员在某家酒店开评审会,结果出现了食物中毒事件。最后查出是笋罐头被污染,我们的评委很多都是来自监督部门或防疫站的老专家,结果自己中了招。”多少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金宗濂仍然记得。   现在,食品检测过程中缺少国家标准,金宗濂表示,这就造成了即便检测过程中查出了异常现象,却也无标可循。他同时提到,2009年国家出台国家食品安全法后,相关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也正在制定过程中。   对于未来的食品检测,金宗濂认为还是要在源头上把关,等到各种原料最终制成产品摆到消费者面前了再去检测就很困难。而适应食品加工高速化的快速检测技术肯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很多企业已经研发出有关食品快速测定的产品。拿火腿肠来说,从屠宰猪到制成香肠用不了太长时间。瘦肉精事件爆发后,现在已经把有针对性的快速检测试剂条投入到了火腿肠的生产线上,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发挥效用。”金宗濂告诉记者。

食品源头污染相关的方案

食品源头污染相关的论坛

  • 【讨论】从源头上关注我们的“绿色食品”---土壤

    “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之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 据报道,浙北、浙中和浙东沿海地区因土壤污染,有近20%农用地不能种植绿色农作物,也就是因土壤污染近 20%农用地不产绿色农产品。这样看来,大家所推崇的绿色食品,要从它的的源头即土壤上就开始“绿色”,倒是这点又是大家所忽略的,试想下,好像不会有人去购买自认为的“绿色食品”时会考虑它曾长于何处?要是大家都能关注起来,是否土壤污染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呢? 欢迎大家就此发表自己的意见。。。。

  • 卫生部《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问答

    一、《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修订情况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卫生部于2010年6月部署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工作,重点对食品中污染物等食品安全基础标准进行清理整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牵头承担《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修订工作。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组织农业、卫生、质检、粮食等领域科研院所专家组建了标准起草组,细化修订工作原则和重点,对600多项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质量、食品卫生和行业标准中涉及污染物限量指标和要求进行全面梳理,以我国食品生产和食品污染物监测数据为基础,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借鉴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美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际组织、国家(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对2005年发布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新的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新《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以下简称新的GB2762)标准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向世贸组织(WTO)成员通报,并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通过,于2012年11月13日发布,自2013年6月1日正式施行。二、修订原则《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是食品安全基础标准,对保障食品安全、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维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标准修订工作严格遵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以风险评估为依据,科学合理设置污染物指标及限量,体现了以下工作原则:一是坚持《食品安全法》立法宗旨,以保障公众健康为基础,重点对我国居民健康构成较大风险的食品污染物和对居民膳食暴露量有较大影响的食品种类设置限量规定,突出安全性要求;二是坚持以风险评估为基础,遵循CAC食品中污染物标准制定原则,结合污染物监测和暴露评估,确定污染物及其在相关食品中的限量,确保科学性;三是整合现行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行业标准中污染物限量规定,避免标准间的重复、交叉、矛盾,确保标准的统一性;四是坚持食品污染物源头控制和生产过程控制相结合,重点对食品原料中污染物进行控制,通过严格生产过程卫生控制,降低食品终产品中相关污染物含量;五是强调无论是否制定污染物限量,食品生产和加工者均应采取控制措施,突出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污染物控制要求,使食品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达到最低水平,从而最大程度维护消费者健康利益;六是坚持标准工作的公开透明和各领域专家广泛参与。本标准由卫生、农业、质检、粮食、食品工业等相关专业专家共同研究论证,充分听取相关部门、行业和社会各界意见,对收到的190余条反馈意见进行梳理研究,履行WTO通报程序,并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议通过。

  • 新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将于今年6月起实施

    2012年11月23日,卫生部发布2012年第21号公告,公告证实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GB 2762-2012(以下称为“新标准”)将替代GB 2762-2005,并将于2013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标准逐项清理了以往食品标准中的所有污染物限量规定,整合修订了铅、镉、汞、砷、苯并芘、N-亚硝胺等 12种污染物在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调味品、饮料、酒类等20余大类食品的限量,解决了同其他标准与法规管理交叉的硒、铝、氟指标,基本满足我国食品污染物控制需求,适应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需要。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是重要的食品安全基础标准,新标准体现了如下特点: 一是重点对中国居民健康构成较大风险的食品污染物和对居民膳食暴露量有较大影响的食品种类设置限量规定,突出安全要求; 二是坚持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结合污染物监测和暴露评估,确定污染物及其在相关食品中的限量,确保科学性; 三是整合现行食品标准中污染物限量规定,避免标准间的重复、交叉、矛盾; 四是坚持食品污染物源头控制和生产程序控制相结合,重点对食品原料中污染物进行控制,通过严格生产过程卫生控制,降低食品终产品中相关污染物含量; 五是强调无论是否制订污染物限量,食品生产和加工者均应采取控制措施,突出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污染物控制要求,使食品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达到最低水平,最大程度维护消费者健康利益,这是《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标准制订的宗旨,也是国际食品污染物法典委员会非常强调的原则; 六是坚持标准工作的科学合理、公开透明原则,各领域专家广泛参与。由卫生、农业、质检、粮食、食品工业等相关专业专家共同研究论证,充分听取相关部门、行业和社会各界意见,履行WTO通报程序,并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议通过。具体见附件: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pdf

食品源头污染相关的资料

食品源头污染相关的仪器

  • 上市时间:2020年3月1. 结合赛默飞几十年的色谱分析经验,重新构建的新一代FID检测器,可获得优于国标要求的基线噪声和检测限值;检测器采用集成模块化设计,提高了维护便利性和性能稳定性。 2. 专有技术改进FID气路结构设计,从源头解决氧气影响问题,复杂样气组分分析无忧。 3. 全新优化改进的样品管路,可以进一步保证样品真实性,减少干扰,提高测量精度。 4. 全面检测优选的样品采集传输材料,全程使用脱油脱脂316L不锈钢材质,保证样品真实性,减少样品采集传输损失和干扰。 5. 双级采样泵设计,可在保证优于国标要求的响应时间同时,减少样品压力波动对测量的影响。 6. 四级不锈钢烧结样品过滤,保证样品的过滤精度,减少样品传输压力损失,提高测量准确性,减少系统维护量。 7. 优于国标要求的供电元件的选型和设计,保证仪器稳定运行的同时,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8. 冗余式设计,预留后期客户增加监测项目的空间,并预留部分通讯接口,便于客户对数据的有效利用。 9. 国际知名品牌的PLC+工控机组成的DAS系统,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提供长期数据存储,符合国标数据报表要求。 10. 原装进口的氢气安全切断阀,可保证7x24连续运行的性能稳定性。 11. 灵活的系统接口,可以兼容多种辅助设备信号接入。 12. 手动/自动的全面配置,可以减少维护人员投入,也可以手动快速操作。Thermo Scientific 6000型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装置:测量CH4/NMHC、苯、甲苯、二甲苯等苯系物,定制化组分VOCs烟气参数监测装置:测量流速、温度、压力、湿度、氧量(根据需求)辅助气体装置:供应氢气、零气、氮气、标气等系统控制及数据采集装置直接抽取法(热-湿式)采样系统采样探头为了适应不同的装置及工况,赛默飞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选定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加热温度的采样探头,并在满足HJ 1013要求的情况下,减少过渡加热造成组分变化。取样探头带有标准的防护罩。电加热取样探头可以控制加热到最高200℃。温度控制系统除恒温控制整个取样探头外,在探头掉电或温度过低时可以输出报警信号给系统。探头最高可以应含尘量≤10g/m3。不锈钢伴热管线从取样探头抽出的样气通过电伴热取样管线进入样品预处理系统。取样管线是恒功率加热式的,并采用温控器对管线温度进行控制,加热温度可以设定为120-180℃,以保证样气在传输过程中不发生冷凝或组分变化。取样管线的材质为不锈钢,可以避免Telfon材质在高温下析出挥发性有机物造成测量误差。样气预处理系统挥发性有机物的物质种类繁多,部分溶于水。为避免此情况导致测量不准确,系统不设置制冷器,高温加热的样气直接进入分析仪(可接受的样气最高温度为220℃)。预处理单元能够对颗粒物、焦油等进行滤除。系统内过滤精度高达0.5μm。6000型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特点:1. 升级版的FID提升仪器的灵敏度,增加抗噪性,耐震性,使仪器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保持稳定2. EPC压力准确度± 1%3. 采样与进样压力平衡,提升采样精度4. 完整的自动点火机制,确保安全性5. 全段加热,无冷点6. 氧峰技术方案,指标优于国标7. 通过远程模式实现闭门操作应用领域:1. 石化2. 电子半导体3. 印刷电路板4. 医药5. 橡胶/塑料制品6. 涂料与油墨7. 汽车制造与维修8. 印刷与包装印刷9. 家具制造10. 表面涂装12. 黑色冶金注:该仪器未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不可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等相关用途
    留言咨询
  • XY-3105水和食品放射性活度测量仪水和食品放射性活度测量仪是一个理想的放射性食品、水源辐射污染安全现场检测系统,可以快速、精确的在现场对食物、土壤、水及其它液体(比如牛奶等)等可能受到核辐射污染的物体进行检测。XY-3105 是一个完整的辐射安全测量系统,包含了取样(固体、气体及液体采样)、初步检测、精确检测及测量数据保存、分析等完整的测量程序,可直接以Bq/L 或Bq/kg 显示测量结果,同时可以进行食品放射性快速定性分析。XY-3105 集多种辐射安全检测功能于一体,可以方便、快速的被带到测量现场,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标配的Φ40×40mmNaI闪烁体探测器具备良好的分辨能力及响应性, 标配 10mm铅当量屏蔽装置有效屏蔽环境应用领域及特点 可用于水体放射性污染分析; 可用于食物放射性活度分析; 现场γ核素污染快速测定; 便携核污染监测; 测量时间短,测量效率高; 报警系数可自主设置, 方便定性分析; 可外接电源也可以使用内置锂电池供电; 便携箱面板安装,方便移动快速筛查使用; 界面简单,功能集成度高,方便非专业人士使用; 系统内含多道谱分析设定,现场人员可一键使用,无需频繁设置, 数据精准,使用方便。度测量仪
    留言咨询
  • 食品和农业重金属污染物定量分析仪产品介绍: 食品和农业重金属污染物定量分析仪具有双曲面弯晶单色聚焦技术和先进的FP软件算法,实现了准确定性定量,检出限远优于同类产品。JPX500 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检测更多的样品,提高现场修复土地和土地分级。适用浓度范围宽,从20μg/kg至100%均适用;食品、药品、植物、 地下水、地表水以及工业污水中重金属的检测;JPX500基于HDXRF 技术, 可快速准确定量分析土壤及农作物中镉等重金属元素。JPX500是一种单色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其zhuo越检测性能可以满足中国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要求检出限轻松应对镉元素的法规限值 0.3 mg/kg ;采用针对镉元素(Cd)激发进行了优化的单色光束,利用you越的信噪比(S/B)实现超低的元素检出限;JPX500是一种单色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仪,采用针对镉元素(Cd)激发进行了优化的单色光束,利用you越的信噪比(S/B)实现超低的元素检出限。应用方向:适用于As、Ba、Cd、Co、Cr、Cu、Fe、Hg、Mn、Ni、Pb、Pd、Sb、Se、Sn、Ti、Tl、V、Zn等40余种元素快速检测;JPX500可提供针对农作物中多种重金属污染物定量分析,可直接测量>15种无机污染物, 是食品和农作物快检抽查工作者筛选综合工具;JPX500可快速准确定量分析土壤及污水中镉等重金属元素以及快速准确定量分析污水中铅、砷、汞等重金属元素。技术参数:测试时间(单位:S):30s-1200s检测元素范围:Al-U之间的40种元素探测器:Fast SDD 探测器应用方向:食品、药品、水质、土壤等电源:110-240 VAC工作温度:-5℃-50℃重量:<9 kg尺寸:30cmW*23cmL*26cmH
    留言咨询

食品源头污染相关的耗材

  • 食品饮料大肠菌群快速检验试纸
    产品名称:食品饮料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 产品规格:2份/包 产品优点: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作中。大肠菌群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食品及食品生产过程中受污染的程度。本品可用于检测饮料、饮用纯水及各类食品中的大肠菌群数,与国标法中的九管法相对应,将原来几步的试验简化为一步,时间由一个星期左右缩短为十几个小时,而且为使用者省去了制备培养基的麻烦,非常适合于食品生产企业自检和食品卫生检验部门使用。
  • LabSen 821 食品pH电极
    外壳材料:无铅玻璃温度探头:无液络部:陶瓷×3参比电极:银离子捕捉阱参比系统电解质:Protelyte长度:120mm直径:12MM玻璃膜形状:半球形测量范围:0~14ph温度范围:-5~100℃电极接头:BNC/1m电缆用途:适合含蛋白质的奶制品和食品。特点:移动式玻璃磨口,Protelyte参比溶液,带银离子捕捉阱的参比系统,避免硫化银或蛋白质阻塞污染液络部。
  • GDYQ-110CX食品安全检测箱
    GDYQ-110CX食品安全检测箱 GDYQ-100CX食品安全检测箱 特点: 操作简单方便,可随身携带,即时现场检测; 检测速度快,样品和试剂用量少,无污染;(试剂冰箱放置4℃保存)时间长,达一年以上; 用户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行选购检测项目 GDYQ-100CX食品安全检测箱 操作简单方便,可随身携带,即时现场检测;检测速度快,样品和试剂用量少,无污染;(试剂冰箱放置4℃保存)时间长,达一年以上;用户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行选购检测项目 可检测25种参数 PPMhtv甲醛检测仪 4160-19.99m型甲醛分析仪
Instrument.com.cn Copyright©1999-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页面内容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