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讨论】“问题质检”比“问题奶粉”更恐怖

食品常规理化分析

  •   在陕西渭南乐康公司奶粉三聚氰胺超标事件中,有10吨问题奶粉被销往广东,虽然此案已逮捕了3名犯罪嫌疑人,但如今又出了蹊跷事:广东真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时由陕西省渭南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出具的检验报告上记录,三聚氰胺项目的检验结论为“未检出”。

      到底是被收买,还是工作疏忽,渭南质检所对三聚氰胺超标的奶粉开出了“通行证”?原因可能并不重要,这不仅因为,所有的原因充其量只是一种说辞,更重要的是,不论是什么样的原因,也都只是为了说明一点,那就是在这一轮三聚氰胺事件中,监管部门依然身体力行地参与到毒奶粉的链条中来。

    每一袋问题奶粉的背后,都有一个“渭南质检所”。关于三聚氰胺,这是我们所能想到的唯一真相。从2008年那个奶粉迷离的秋天,到这一轮的问题奶粉风波,真正让公众感到如患结石一样疼痛的,正是监管的失序与失范。三鹿奶粉那顶“免检产品”的帽子,三鹿事件中相关部门在舆情汹汹之下长久的沉默,以及此番风波中,相关部门对“上海熊猫”、“陕西金桥”等问题奶粉出现后秘而不宣的查处,即在于此。

    三鹿事件以来,我们见证了“结石宝宝”、高官去职、行业震荡,直至《食品安全法》的出台。但是在经过了这么多的悲情与疼痛之后,一切真的得到了改观吗?尽管《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检验、信息公开等都做了专门的规定,但是当我们已经步入“后三鹿时代”,“渭南质检所”为何依旧悍然出现?

    因此,只有监管部门让公众放心,那么食品安全才真正能让公众放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渭南质检所”这只麻雀需要被认真解剖,因为我们应借此,来找到一些地方的监管者为何一再成为食品安全之祸首的深层原因,找到《食品安全法》不再沦为一纸空文的机制密码。
    +关注 私聊
  • 无名

    第1楼2010/02/10

    监管机制的问题,不能简单的概括为检测机构的问题

0
    +关注 私聊
  • 吉普丽儿

    第2楼2010/02/10

    主要还是监管制度的问题

0
    +关注 私聊
  • 土老冒豆豆

    第3楼2010/02/10

    应助达人

    要分清检验机构的责任也很容易啊,把在检验机构留样的样品再复测,如果确实还是未检出,那说明这批检验的样品确实没有含有三聚氰胺了,与检验机构无关。

0
    +关注 私聊
  • 安平

    第4楼2010/02/10

    应助达人

    检测机构不是替罪羊

0
    +关注 私聊
  • enhua

    第5楼2010/02/10

    LIB-V2010-010_三聚氰胺及其类似物的检测(2010)-20100210
    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00210/2395991/

    三聚氰胺是一种小型极性化合物(polar compound),氮的含量很多(67%)。凯氏定氮法在假定待测物中含有蛋白质的前提下,将测定物中各种价态的氮全部转化为硫酸铵,然后用氢氧化钠中和加热并释放出氨气,水溶液吸收氨气后,盐酸中和滴定,根据蛋白质系数,盐酸消耗量反算蛋白质含量。由于三聚氰胺的氮含量很大,掺入食品后,凯氏定氮法会将其测定为蛋白质而蒙混过关。

    20044月安徽阜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事件中,由于劣质婴儿奶粉主要是以各种廉价的食品原料如淀粉、蔗糖等全部或部分替代乳粉,再用奶香精等添加剂进行调香调味制成的,其中蛋白质缺乏。新生婴儿食用这种奶粉,实际上没有补充蛋白质,造成头大,嘴小,浮肿,低烧现象,长期食用甚至死亡。在此之后,蛋白质含量测定成为质量检测重点,主要使用的就是凯氏定氮法。

    在此之后,为了应对蛋白质检测,成本低,毒性较小的三聚氰胺开始被添加到食品中。2007年在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宠物饲料中有发现三聚氰胺。至此,三聚氰胺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而国内市场从少量半真半假的添加到的大量添加,从饲料扩展到奶粉,行业潜规则越来越明目张胆,直到20089月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中以三鹿奶粉为代表的事件大爆发。由于工业三聚氰胺常常伴随有三聚氰酸(cyanuric acid)副产物,添加三聚氰胺就一般含有三聚氰酸,而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后形成不溶解的肾脏结石(kidney stones),具体成分为三聚氰酸脂复合物(melamine-cyanurate complex,对于幼儿细微的生理组织破坏严重。

    因此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对于三聚氰胺和其它富氮化合物(nitrogen-rich compounds)的检测变得十分重要。

0
    +关注 私聊
  • wsy18

    第6楼2010/02/10

    有道理,应该验证一下。
    也不能排除工厂的产品有合格的与不合格的两套,而检测机构得到了合格的那套。

    土老冒豆豆(土老冒豆豆) 发表:要分清检验机构的责任也很容易啊,把在检验机构留样的样品再复测,如果确实还是未检出,那说明这批检验的样品确实没有含有三聚氰胺了,与检验机构无关。

0
    +关注 私聊
  • 快乐

    第7楼2010/02/11

    应助达人

    最好不要再出海南局的哪种事了。

0
    +关注 私聊
  • 快乐

    第8楼2010/02/11

    应助达人

    是呀,为什么就没有人去管这种事

    BOWA-环保兄(lotus_sum) 发表:监管机制的问题,不能简单的概括为检测机构的问题

0
    +关注 私聊
  • 消咳喘

    第9楼2010/02/11

    检验机构,尤其是一线的检验人员不容易啊。这样一搞检验人员就更难了。

0
    +关注 私聊
  • 意境

    第10楼2010/02/11

    呵呵,看来是吃力不讨好阿,一线检测确实很辛苦,以身体健康为代价不说还拿不到钱!解决问题的根本不是检测,而是源头的不加入和源头的监督监管以及源头的责任感而非利益感!

0
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