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王子矜
第4楼2014/12/18
把在原来帖子那个地方的回复贴过来,占楼主个地方,下面的内容都是对原来帖子的意见,跟现在的楼主无关。
1第一条前半句问题不大,后半句不能说不对,有些情况下也是可以出现的,但是一般填料种类接近,性能靠谱的色谱柱间,峰高和峰面积差别不大。除非峰型已经基本不能看,否则不太会有通过更换色谱柱来改变灵敏度的情况。
2波长与分离度的关系描述并不正确,楼主的图也不能反应啥问题。只能说峰响应越大,可能造成的峰重合越多,体现出来就是分离度数据不好。
这里错误有两点,第一,不一定波长越低,吸收越好,只能说很多化合物(苯环类在260~190之间的比较多,但是也有个吸收的山峰谷底)在某些波段会这样,如果是硝基苯之类的,可能260以上某些波长的吸收比低波长更好,楼主说的这个现象就反过来了
第二,波长应该是在流动相体系之前确定的事情,所以说,通过改变波长来修正某方法里面的分离度什么的,是非常不靠谱的行为。楼主的观点即使正确,也没啥实际用处.
3一般情况下是这样,不过有例外情况。增加流动相极性不一定会起到加大分离度。增加流动相极性,一般来说会增加所有峰的保留时间,但是每个峰增加的程度不一定一样,所以说,两个峰越走越近也是有可能的。
4流速对分离度的增加减小影响不大,其他情况下搞不定的时候会试试看,不过也是个微调的作用。至于灵敏度,不应该在关心范围之内。。。
以上都是针对反相C18类色谱柱和紫外或DAD类检测器,其他条件下会有另外的变化,一句两句就说不清了,也没有什么普遍规律。
个人观点,有不对的欢迎交流,不过我可能回复比较慢最近比较忙,见谅。
冰块
第5楼2014/12/18
你在第三条所说的增加流动相极性有可能造成两峰走近的情况应该比较少见吧?从反相色谱的出峰特征来说应该是越往后极性越弱,那么增大溶剂极性后,一般也是更弱弱极性的保留时间延长更多的啊?如果体系中除了基本的分配作用还有别的作用机理那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