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报告中的数据有哪些缺陷?
要说服“决策者”,一定得有充分而可靠的数据,《穹顶之下》为我们呈现了不少数据。对于不怎么接触调研的大众来说,这些数据可能已经感觉很充分、很可靠了。但站在研究的角度,柴静报告中的数据有两个方面的缺陷。
首先是二手数据居多,基本上所有的图表呈现的都是从这里那里问来的数据,这就带来一个数据可靠性的问题。这个可靠性不只是大家脑子里立刻跳出来的“数据提供方有没有撒谎”这个问题。柴静和她的团队已经通过给数据标注“可信”的标签来应对这个问题,所以视频中我们在数据出现前频频听到诸如“院士”、“研究员”等带有一定权威性的来源说明。数据可靠性更大的问题是在于别人对数据进行测量的时候,并不是为了你的这个需求而做的,数据的精度和适用性不一定就符合你的需要。
举个例子,视频中提到“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城市杭州,柴静说一年有200多天的雾霾天。这个数据很吓人对不对?但如果我告诉你雾霾天是雾天和霾天两部分构成的,你的反应是什么?你想知道这200多天的雾霾天里,究竟有多少天是因为霾导致的,对不对?我也想知道。但二手的数据未必能够提供这个区分。
其次是一手的数据不够全面。我们在视频中看到一些采访视频和一些实验数据,这些数据全是一边倒的支持柴静和她的团队的结论。做调研的同学应该都清楚,一个调研出来的结果如果是所有受访者都意见一致,那么最可能的就是调研本身出了问题。调研要为决策服务。在汇报中只看到一种意见,只能说要么只收集了一种意见(比如通过选择性采样、指向性诱导等方式),要么是有意屏蔽了其他不同意见。不论是哪种,对于决策都是有害无益的。
《穹顶之下》的结论事实上加大了决策风险
一个调研报告,不能没有结论。《穹顶之下》要留在观众心里的当然也是结论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带来行动。柴静和她的团队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借鉴欧美经验,产业转型、开放市场、加强监管,以此减少煤和油造成的污染。
这个结论咋看之下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和前面数据的全面性一样,这个结论对于风险的探讨太少了。视频中柴静提到了“钱的味道”,但钱并不罪恶。民生离不开钱,《穹顶之下》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将影响到许多普通家庭的生存与未来。这不是像互联网流量一样将工人从一个产业导入另一个产业那么简单和轻描淡写。我们需要改革,但《穹顶之下》对于改革的成本和风险缺少分析,这事实上加大了对于结论的决策风险。
=======================================================================================
个人认为,数据的来源应当直接明说引用了XX部、XX局的XX年资料,这样才会有可信度。
但是还有个问题,在如今环境质量信息不公开的情况下,柴静能得到如此详实的曲线,应当钦佩~
另外,各位对引用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