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cell
第1楼2009/02/21
16. 咨询服务
实验室应保存重要咨询活动的记录,为临床部门和患者提供的日常的咨询不必保存记录。
与临床部门召开的有关咨询的会议应形成记录。
实验室专业人员应参与临床查房,对总体病例或个别病例的疗效发表意见,并形成记录。
17. 投诉
实验室应对投诉的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并保存记录。记录的内容应包括投诉者的信息(如姓名、年龄等)、投诉的对象及内容、接受投诉者、接受投诉的时间及地点和方式、对投诉的调查、对投诉的原因分析、制定的处理措施(须征求投诉者意见,相关内容需经投诉者认可)、对所采取的措施进行验证。其中对投诉原因的分析和对所采取的措施的验证是最容易遗漏的。
投诉形成不符合时,应填写不符合项报告。这一点,实验室容易遗漏。
18. 不符合项的识别与控制
实验室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完整的不符合项报告至少应包括:不符合项事实描述、不符合项结论(包括不符合项对应的文件或标准条款、确认双方的签字等)、原因调查、经确认的纠正措施、纠正措施的验证。对于建立质量体系初期的实验室,“纠正措施的验证”容易遗漏。
如果检验过程出现不符合项,而对应的检验结果已经发布,此时应评估不符合项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在必要时收回检验报告,并以适当方式进行标记。此过程应形成记录。
不符合项报告应输入内部审核。有些实验室认为,不符合项已得到纠正,就不必输入到内部审核,这是错误的。
19. 持续改进
有些实验室对如何执行这一条款、评审专家如何核查此项条款心存疑虑。事实上,实验室持续改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文件评审、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检验程序评审以及标准中提到的质量指示系统(可包括实验室面向患者和临床部门的实验室服务质量问卷调查、内部质量控制、参加的外部质量评价、参加的实验室间的比对等)。实验室完成了上述工作并形成了记录,就符合了认可准则的要求。
20. 质量和技术记录
质量和技术记录,包括两部分,即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实验室应等同重视这两类记录。
实验室应建立记录汇总表,既便于管理,又便于内审和外部评审。 重点提醒实验室应保存的记录: 临床医师开具的检验申请单、仪器打印出的结果、实验室工作记录簿/记录单(即对实验室日常工作的描述)
21. 内部审核 所谓内部审核,是指质量管理部门对自己所管理的质量体系的审核,是自身审核。
是质量管理方面的审核,与质量管理无关的不在审核范围之内。 内部审核可以聘请外单位专家进行指导。
内部审核的核查表可借鉴、参考CNAS(认可委)制定的核查表。 建立质量体系后的第一次内部审核,一般而言,应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中管理及技术的所有要素进行的全面审核。其要求可高于或等同于《认可准则》,但不能低于《认可准则》。 内部审核中形成的不符合项报告、内部审核总结报告均应保存。 内部审核的总结报告应紧密结合审核过程来写,是所进行审核过程的总结。
内部审核的成员应经过培训。
22. 管理评审
医学实验室管理评审和内部审核的区别:评审在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的定义:为确定主题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审核的定义: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前者是确定是否达到规定的目标,后者是确定是否满足准则。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其审核依据的准则应是该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所依据的国际/国家标准,而管理评审则是确定实验室的目标是否达到。内部审核是针对实验室整个质量管理体系而言,而管理评审则是针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及实验室全部的医疗服务(包括检验及咨询工作)而言,内部审核的结果是管理评审的内容之一。内部审核的负责人大多是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主管,而管理评审的负责人是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或其代表。
对于认可准则中列出的管理评审应考虑的内容, 均应形成单独的报告,如《外部供应总结报告》、《外部质量评价总结报告》、《内部审核报告》等等。
管理评审的一般程序是:制定评审计划、各个负责人提交相应的总结报告、最高管理者或其代表主持召开管理评审会议、会议后形成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下发到各职能部门、制定措施的执行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