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螺
第1楼2009/07/16
请先给出三种物质的真密度,然后确定你需要计算的粒度分布是体积粒度分布还是重量粒度分布(一般粒度分布数据的假设前提都是粉体颗粒是同质颗粒,这时的体积粒度分布和重量粒度分布是一回事)
所谓体积粒度分布的解释,简单的说也就是当你表述某样品颗粒大小为10微米到20微米之间的颗粒占总体的百分之几时说的是其区间颗粒的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之几。同样的是重量粒度分布时,这个意思就变成了其区间粉体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之几。就像前面提到的,一般粒度分布数据是不会去区分粉体颗粒里的颗粒是否还是密度不同的物质混合成的,都是统一假设成匀质体。
所以你这个题设其实数学计算不复杂,倒是计算出的数据到底有使用价值吗,值得思考。所谓D50,对应的含义就是分体颗粒以D50对应粒径数值为分界线,小于这个粒径的粒子和大于这个粒径的粒子各占50%,当你假设了粉体非均匀同质体,这个时候你就有必要明确你说的“50%”是重量呀还是体积呀又或者是其它的什么物理参量了。
鹦鹉螺
第5楼2009/07/17
粒度测试,用不专业的话来说,是高分辨率、低真实性的物性测试项目。就是说粉体粒度的细微变化很容易被测试仪器发现,但是整体测试结果的真实性极难评价判断,不同测试仪器数据差别20%以上司空见惯,50%的差别也不奇怪。
这种方式拟合数据,然后对比混合物用仪器测试出的数据,可以考验仪器的测试结果真实性(但是它是否是一种科学的考验粒度仪测试真实性的方法有待考究)。首先多数粒度仪其实是要求提供一定的待测物品的物理参数的。例如多数激光粒度仪要求提供样品折射率,你三种样品分别测试时,可以根据实际数据输入折射率,但是你混合后的东西设置什么折射率呢?这本身就存在理论误区。类似的例子还有其它的,就不一一例举了。
就目前的粒度测试技术,如果不是搞深入的科研,揪着这问题投入大量精力恐怕难有结果。
鹦鹉螺
第7楼2009/07/19
三种不同物质,使用同种折射率,从严格的科学角度就已经可能导致测试数据不可靠,物质混合后虽然各自的折射率没变,但是产生的光学折射效应肯定相对于单质体是有变化的,也就等同于折射率有变化。
这个问题再钻下去就真到到牛角尖了。技术研究中,抓住主因,忽略次要因素,排除当前无法克服条件,这也是一种严谨。
可以肯定,目前的粒度仪,在你设计的这个实验的中都无法达到你想象的一致性。就算有个别案例数据接近了,也不能代表这个案例获得的经验可以推广到其它样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