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APP
选仪器、听讲座、看资讯

校准曲线(四):校准方式的选择

  • 微信Lab_Map
    2015/12/01
  • 私聊

液质联用(LCMS)


  • 1外标法

    外标法比较简单,通过比较已知浓度的峰面积和未知物的峰面积,从而计算出未知物的含量,如table 1的数据: 浓度点是 1, 2, 5, 10, 20, 50, 100, 200, 500, and 1000 ng/m

    做出的校准曲线 figure 1:x轴是浓度点,y对应的是相应的相应值




    内标法

    内标法就是向标样和样品中加入一样浓度的内标,用标样与内标的响应值的比率和样品与内标的响应值的比率相比较,从而计算出未知物的含量 ,同样根据table 1 的数据做出校准曲线 figure 2




    x轴是浓度点,y轴是 标样与内标的响应值的比率,如果内标是在前处理前加入,那么考量的是整个前处理流程和进样系统的变化,如果内标是在前处理后加入,那么考量的是进样系统的变化

    是外标法还是内标法?

    如果前处理流程比较简单,进样也很准确,那么可以选择外标法,譬如前处理只是超声过滤一下,然后还是自动进样
    如果前处理流程复杂,进样也不是很准确,譬如手动进样,那么可以选择内标法
    如何选择呢?简单的做法就是同时用外标法和内标法去测试样品,比较测试误差,通过比较误差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校准方式

    4标样加入法

    不论是外标法还是内标法,在配置标准曲线的时候,要用基质空白试剂(含有基质但不含有标准物质的空白试剂)去稀释定容标准曲线,这样能够很好的反映出基质对信号的抑制或者放大。
    如果找不到基质空白的试剂呢?可以选择标样添加法,向含有未知含量的基质试剂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标样,如table 1的数据,用含有未知含量的基质试剂配置0, 1, 2, 5, 和 10 ng/m的曲线,

    如figure 3会发现,x轴有明显的截距,截距的大小反映的就是基质中未知物的多少

    5结论

    外标法比较简单,但适用于前处理流程比较简单,进样也很准确的方法;
    内标法虽然可以很好的提高方法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但需要选择合适的内标,同时成本也会有所上升;如果找不到空白的基质试剂,可以选择标样添加法

    1外标法
    外标法比较简单,通过比较已知浓度的峰面积和未知物的峰面积,从而计算出未知物的含量,如table 1的数据: 浓度点是 1, 2, 5, 10, 20, 50, 100, 200, 500, and 1000 ng/mL
  • 该帖子已被版主-20071940xu加2积分,加2经验;加分理由:鼓励发帖
0
    +关注 私聊
  • holyvarian

    第2楼2015/12/06

    应用当中非常有用,感谢楼主。

0
0
    +关注 私聊
  • lili19810626

    第4楼2015/12/16

    感谢楼主分享 很有用

0
    +关注 私聊
  • lili19810626

    第5楼2015/12/16

    实际实验中 内标法要比外标法确切些

0
猜你喜欢最新推荐热门推荐更多推荐
举报帖子

执行举报

点赞用户
好友列表
加载中...
正在为您切换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