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
第1楼2010/08/26
8月4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发布公告说,该机构已基本掌握了一头美国克隆牛在英国后代的情况,其中两头公牛的肉制品已流入市场,另有两头母牛所产的牛奶是否流入市场尚不确定。但英国一些媒体报道,有牧场主将其所饲养的克隆母牛的后代产下的奶拿到市场上销售。这一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克隆动物食品的关注。
两头克隆牛或已被吃
这类来自克隆动物及其后代的食(产)品被英国食品标准署看作是“新食品”,即还没有经过长期实际食用检验的食品。
现在流入英国市场的克隆牛只是一种很普通的克隆牛。由于克隆牛的母系是著名的荷斯坦品种,产生的后代可以大量产奶,而克隆可以更多地繁殖后代。因此,克隆荷斯坦牛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多地获得牛肉和牛乳。其实,这样的克隆技术并非如多利羊那种,而只是部分克隆,但无论如何,也是一种克隆。
这头克隆牛在英国的第一代后代共有8头牛,公母各半。4头公牛中,有两头分别在2007年和2010年5月被宰杀,牛肉已流入市场,并可能已被消费者吃掉。另两头在自然死亡或被宰杀后,牛肉并未进入市场。4头母牛中,一头已死亡并得到妥善处理,另外3头已确认一头所产的奶未进入市场,但另外两头尚不确定。
这8头牛在英国也产生了后代,但还未成年,英国食品标准署表示,将持续对这些克隆牛进行调查。
青林
第2楼2010/08/26
反对虐畜还是顾虑安全
英国克隆牛食品流入市场,引发的争议主要是克隆动物食品是否对人安全。
英国食品标准署表示,牛奶等来自健康克隆动物的食品目前看来是安全的,但必须按规定获准才能上市,因此,上述进入市场的克隆牛肉或奶制品是非法的。这等于是说,此类食品未经批准上市,所以尽管安全,依然非法。
但公众和一些专业人员则认为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因为迄今为止,要证明克隆动物食品安全或是有害都缺乏证据。人们甚至担心,这样的克隆动物食品的害处大于益处。
反对克隆动物食品并非始于今天,当时,主要的考虑是保护动物权利:即使动物可以为人所食用和使用,也要人道地对待它们,如屠宰时不能让它们有痛苦,饲养时要让它们感到舒适。克隆动物最受批评的一点,就是这种行为会让动物遭受虐待和痛苦。
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8月4日发表声明,表示现有克隆技术效率低下,会对动物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因此反对为生产食品而克隆动物。
青林
第3楼2010/08/26
出于同样的理由,欧洲议会7月在讨论一项要求禁止克隆动物食品的议案时,一位荷兰籍议员表示说:“大多数议员都从伦理角度反对为获得食品而克隆动物,因为克隆动物出现疾病、畸形和早夭的比例很高。”这项议案将于下月表决,如最终生效,欧洲将全面禁止来自克隆动物的食品。
当然,反对者的理由不仅是动物权利。一些专家还认为,克隆动物的出生死亡率和致残率比饲养的动物要高,这会让克隆动物食品充满风险,包括养殖和消费风险。一些研究表明,克隆动物往往隐含遗传缺陷。多利就是一个范本。研究人员在1999年发现,当时3岁的多利羊细胞中的端粒比预期短20%,几乎与其6岁的母亲长度一样,说明多利已经早衰。由于肺部感染等疾病和提前衰老,多利于2003年2月被执行安乐死。
不过,多利之父伊恩·威尔穆特认为,这与克隆技术无关。
不仅是多利。世界各地的各种克隆动物往往在出生时风光一时,但不久便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疾病或问题。1998年法国克隆牛玛格丽特刚出生不久就死亡,后来确认,这与严重的基因缺陷有关。2001年,日本克隆出了8头牛,但不久就有4头因为免疫系统功能低下、不能抵御感染而死亡。中国2000年诞生的克隆羊元元在出生后不到两天死亡,也是因为有严重的遗传缺陷。
美国华裔科学家杨向中2002年5月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提供了较有说服力的总结:克隆牛(动物)容易夭折的最主要原因是,克隆母牛的X染色体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其他克隆动物也存在这个问题。
青林
第4楼2010/08/26
克隆牛肉“免疫”疯牛病?
正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尽管部分人以安全理由反对克隆动物食品,但正是基于安全考虑,某些克隆动物食品有可能获得突破。
欧洲对克隆动物食品的担心有一部分源自上世纪90年代疯牛病的爆发,但研究人员声称,用遗传工程可以生产出不含致病原普里昂蛋白的安全克隆牛肉。
导致疯牛病的坏普里昂蛋白可以隐藏在牛、羊体内的所有组织、体液中,潜伏期可以很长。2005年,美国南达科他州生物技术公司Hematech的首席科学家杰姆斯·罗贝尔的一个研究小组就尝试用克隆方法产生不含坏普里昂的牛。研究人员从健康母牛身上提取皮肤细胞,敲掉了细胞中编码普里昂的基因。然后用这种细胞作基础,融合到牛的卵细胞中,克隆出12头牛犊。研究人员杀提取了三头克隆牛的脑组织,发现克隆牛具有抗御大脑病变的机能,坏普里昂不能感染脑组织。人们吃这样的牛肉就不用担心患上类似于疯牛病(牛海绵状脑病,BSE)的人变异克雅氏病(vCJD),俗称人的疯牛病,表现为大脑受普里昂蛋白破坏而引起痴呆、痛苦、不能运动、颤栗等一系列症状。
当然,克隆牛是否不易感染疯牛病还需要长时间的试验,更需要人体实验的结论。
所以,迄今研究人员还没有获得具有结论性的结果。但一旦这样的研究得出了完美的结果,将会加速克隆牛或羊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珍馐。
青林
第5楼2010/08/26
克隆动物制品的未来
克隆动物食品能否为人们所接受,能否在未来的消费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取决于几个因素。一是克隆动物产品能否产生巨大的需求,二是它们是否能产业化并获得巨额利润,最后才是安全性、伦理原则等,但这才是目前克隆动物产品发展的真正瓶颈。
对于克隆动物食品的安全,发达国家分成两派。一派是美国,认为克隆动物食品是安全的;另一派是欧盟,认为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克隆动物食品是安全的。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组织科学家,用了6年时间检测了600多头克隆猪、牛、山羊等的肉和奶,于2006年和2008年陆续发布消息,称经过各项化验和比对,克隆动物食品中所含的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等含量与普通动物食品无异,经克隆食品喂养长大的实验鼠也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根据该局规定,克隆动物制品出售时不需要专门标注。
欧盟食品安全机构(EFSA)也表示,来自克隆动物及其后代的食品和那些传统养殖的动物制品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克隆动物目前也没有给环境带来影响。
但欧盟的下属咨询机构“科学与新技术伦理欧洲小组”(EGE)则发表长达55页的意见书,称“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论据证实克隆动物食品的安全性”,并指出,在克隆食品进入欧盟市场前,必须充分考虑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保证动物福利达到世界动物健康组织标准等。EGE还建议,除了EFSA调查的克隆猪和牛外,最好再对其他克隆物种作进一步的研究。
青林
第6楼2010/08/26
克隆动物食品最大的通行证应当是消费者的认可。目前,无论在美国还是欧盟国家,人们都对克隆动物食品态度保守。即使在对克隆动物食品持开放的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06年的调查表明,约64%美国人对克隆食品感到“不舒服”。
所以,克隆动物食品尽管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在短期内,尚不可能正大光明、大张旗鼓地走上餐桌。但在解决了安全和心理问题后,也许有朝一日,克隆动物食品就成为一道平常的菜肴。
我们为什么要克隆动物
克隆是从英语clone音译而来,意为无性繁殖,指的就是用动(植)物自身生殖细胞或体细胞的DNA来复制繁衍后代。自然界大多数生物在今天采用的是两性性细胞互相交换DNA来繁衍后代的模式。
克隆动物和产品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为提高肉和乳品的产量质量,对一些优秀品种进行克隆,增加其数量;二是为保护濒危动物;三是为了获得一些特殊的功能性动物食品,甚至包括药物,比如生产人生长激素、凝血因子Ⅷ、人血清白蛋白、乳铁蛋白、红细胞生成素等,这种克隆技术一般是将转基因与克隆结合起来,即先把一些特殊的基因(如EPO基因)转移到动物体内,待到这种基因在动物体内或产品中能稳定表达时——如其奶中含有EPO,才将动物的细胞用于克隆,让克隆的后代源源不断地生成EPO。
世界上第一例克隆羊“多利”的诞生也经过了这样的途径。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在绵羊细胞的DNA中转入一种为α-1抗胰蛋白酶编码的基因(α-1抗胰蛋白酶有助于治疗西方人的囊性纤维肿瘤),等到此类绵羊细胞中有了稳定的α-1抗胰蛋白酶基因表达,便把这种绵羊选用来克隆多利,希望这种绵羊的雌性后代将来可以在其乳汁中分泌出α-1抗胰蛋白酶。事后证明,克隆羊多利确实可以在其乳汁中分泌出α-1抗胰蛋白酶。
青林
第7楼2010/08/26
从市场需求来看,第一类和第三类克隆动物是人类最需要的,其中瞄准餐桌的是主要第一类。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资料指出,全世界现在约有2000头克隆动物,其中欧盟有200头左右。然而,全球的克隆动物实际上远不止这个数,克隆动物产品也层出不穷。
克隆奶牛vs克隆羊多利
英国食品标准署的调查表明,可能已经上市的克隆牛,其母亲最初是在美国克隆的,方式是:先把奶牛的卵子克隆,再把克隆产生的卵子与普通公牛的精子相结合,产生的胚胎被冷冻后送往英国,并在英国植入母牛体内进行繁殖。而克隆多利羊的途径是:先给A绵羊注射激素促其排卵,抽取其卵子,去除细胞核;然后从B绵羊的乳腺组织中抽取细胞,在实验室中培养6天,再把该细胞的细胞核(DNA)植入A绵羊的已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经组装后的这颗细胞就只包含B绵羊的遗传信息。这颗组装的细胞在实验室中发育成胚胎后,再被植入C绵羊的子宫,结果产下一只在遗传特性上与B一模一样的绵羊,即多利。事实上,B绵羊在此前已被转入了α-1抗胰蛋白酶编码的基因。
两相比较,英国流入市场的克隆牛其实是克隆的母牛卵子按正常生殖途径与精子结合产生的后代。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种克隆。
青林
第8楼2010/08/26
克隆动物大事记
世界 world
1938年,德国科学家HansSpemann建议用成年的细胞核植卵子的方法进行哺乳动物克隆。
1952年,英国的Briggs和King开始克隆青蛙,虽未能成功,但开始寻找克隆技术。
1962年,英国剑桥大学的Gurdon宣布他用1个成年蛙细胞克隆出1只蝌蚪,从而引发了关于克隆的第一轮辩论。
1984年,丹麦科学家Willadsen用胚胎细胞克隆出1只羊,这是第一例得到证实的通过核移植技术克隆出的哺乳动物。
1993年,美国的First用牛胚团细胞成功获得克隆牛。
1996年,英国人Ian Wilmut成功获得体细胞克隆羊“多利”,这是世界上第一例利用成年体细胞核获得的克隆动物。
1997年,中国学者孟励在美国用胚胎细胞克隆猴获得成功。
1998年,日本科学家Kato等用牛的输卵管细胞得到克隆牛。
1998年,美国人Yanagimachi领导的研究小组用克隆鼠的卵丘细胞核作供体,获得了克隆再克隆小鼠。
1998年,一个多国联合科学小组用1个人的体细胞与1头奶牛的卵细胞结合,成功克隆了1个人的胚胎,但只“生活”发育了12天就被有意毁掉。
1998年,美国人White用珍稀动物盘羊的体细胞核与牛卵结合,成功克隆出早期胚胎。
2000年,美籍华裔学者杨向中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17岁公牛耳部皮肤的成纤维细胞成功获得克隆牛。
2000年,美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首例灵长类动物——一只恒河短尾猴“泰特拉(Tetra)”。与其它动物克隆不同的是,“泰特拉”未用细胞核移植技术,而是采用胚胎分解的方法,将受精卵培育卵裂至8个细胞时将其分离,每2个细胞分为一部分,共分为4部分,并分别植入4个“代理母亲”子宫中,结果有一个“代理母亲”成功生下了“泰特拉”,这意味着克隆人类已没有技术障碍。
青林
第9楼2010/08/26
中国 China
1965年,中国实验胚胎学家童第周完成了金鱼核移植并获得成功。
1990年5月,西北农业大学克隆出一只山羊。
1992年,江苏农科院克隆了一只兔子。
1993年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所与扬州大学农学院合作克隆了一只山羊。
1995年华南师范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作克隆了一头奶牛、黄牛杂种牛。
1996年10月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研制出5头转基因克隆羊;同年12月湖南医科大学克隆了6只老鼠,中国农业科学院克隆了一只公牛。
1999年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将大熊猫体细胞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培育出了大熊猫的早期克隆胚胎;同年10月中科院与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联合培育出了异种克隆大熊猫早期胚胎。
2000年5月中国研究人员克隆出两只小白兔;6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例成年体细胞克隆山羊。
2002年5月,中国农业大学与北京基因达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芦台农场合作,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了国内第一头优质黄牛——红系冀南牛;10月,中国第一头利用玻璃化冷冻技术培育出的体细胞克隆牛在山东省梁山县诞生。这头克隆牛的核供体来自于一头年产鲜奶10吨以上的优质黑白花奶牛的耳皮肤成纤维细胞。
2004年,中国首例异体克隆动物——克隆北山羊在新疆降生。